人人都需要去角质


温和地去角质或许是所有日常护肤程序中最快见效的一步。去角质的方法各有不同,目前研究最多、证明最有效的去角质成分是果酸(AHA,最常见的果酸是乳酸或甘醇酸)和β-羟基酸(BHA,活性成分:水杨酸)。如果配方合理的话,果酸或水杨酸产品的效果几乎立竿见影,最慢也可以在几天内看出成效。更妙的是,如果坚持使用的话,皮肤状态会不断改进。

去角质的作用
人体每天都会有几十亿个皮肤细胞脱落,如果皮肤天然去角质的过程不正常,就会形成很多问题。年轻人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非常快,儿童的皮肤每个星期都能更新一次。随着年龄增长,到青春期和二十多岁的时候,皮肤代谢的周期延长到三个星期。年纪越来越大,日晒对皮肤的损伤渐渐积累,同时在一些其他因素如更年期的作用下,皮肤新陈代谢的速度越来越慢。日晒是皮肤最大的杀手,会使皮肤表层变厚,皱纹增多。对易长青春痘的人来说,研究表明不但皮肤表层变厚,连毛孔内壁也会变厚。而去角质产品能帮助死皮细胞脱落,让皮肤的新陈代谢恢复到年轻时的速度,这显然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对正在战痘的人来说,死皮细胞堵塞毛孔使皮脂(油脂)不能正常排出,(形成粉刺),而去角质的过程能清除毛孔内的死皮细胞,因而疏通毛孔。这能帮助减少青春痘和黑头,同时还能使杀菌剂更好地进入毛孔内部杀灭隐藏在那里肆虐的痤疮杆菌。

去角质使肌肤更年轻
为什么呢?让我们拿你的脚跟做个比方。去美容院做脚前,你脚跟的老皮干燥、粗糙,还有色斑和明显的皱纹。去除这层死皮的过程也许很吓人,其实对皮肤却没有任何损伤,而死皮去除后,脚跟看上去就漂亮多了。现在你在脚跟上涂上保湿霜,因为没有死皮的阻碍,保湿霜能更快被吸收,脚看上去是不是变“年轻”了?我不是说我们要像去除脚跟死皮那样去除面部或身上其他部位的死皮(脚部老茧和面部死皮的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但是去角质的道理和好处是一样的,只不过面部去角质需要用更加温和的方式。

磨砂的问题
磨砂只能针对最表面的皮肤,而不健康的老废角质却是堆积在这层皮肤下面。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磨砂产品(特别是所谓的“天然”产品)质地坚硬、粗糙不平,在摩擦表皮的同时可能拉伤损坏皮肤,这些小伤口会损毁皮肤的屏障系统,磨砂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如果你想用物理方法去角质,只需要用柔软的毛巾配合每天的洁面产品洗脸就可以了,去除皮层死皮的效果和任何磨砂器一样好。毛巾比磨砂器柔软,因此去角质过程也更温和,而且肯定不含任何堵塞毛孔的成分。


如何使用果酸或水杨酸? 
每天可以使用一到二次果酸或水杨酸产品。如果皮肤耐受性足够的话,也可以用在眼部,只是不要用在上眼皮,也不要涂进眼睛里。洁面后使用,如果用化妆水的话,请等化妆水干后再使用果酸或水杨酸产品。果酸和水杨酸产品被吸收后,可以使用其它任何产品,比如保湿、精华、眼霜、防晒和/或粉底。

去角质会过度吗?
去角质过度会怎样?会不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有人问过我关于海佛烈克极限的问题。海佛列克反应说明了细胞分裂的次数。细胞分裂的次数似乎是由基因预设的。这一细胞分裂常数只与底层皮肤有关,因为皮肤细胞的再生发生在皮肤底层。表层去角质不会影响皮肤细胞分裂的次数。

去角质过程完全发生在皮肤最上层,这部分的细胞已经凋亡,细胞再生发生在底层,底层皮肤不受去角质的影响。去除表层死皮不会影响到新生细胞的生长,这两种功能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因此不用担心去角质会损伤新生细胞。太强效或磨擦力太大的去角质产品确实应该注意,因为它们会引起皮肤不适和炎症;这样确实对皮肤弊大于利,但是即使是这些情况也不会影响到细胞再生,更不会加速海佛列克极限。

有些化妆品公司让大家不要去角质,你或许听说过,或读到过相关文章。他们的理由是这样你尽可能久地保留了表皮细胞,看起来就会年轻一些。其实保留表皮细胞是没有道理的,每天几百万个表皮细胞会脱落下来,而且本来就应该脱落!日晒伤害、遗传基因和更年期会阻碍皮肤天然去角质的过程,定期去角质让死皮细胞以更加健康、更加正常的方式脱落。

这些化妆品公司其实是混淆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确实需要保护再生的底层皮肤,但细胞再生的速度和极限是基因决定的,和表层细胞的功能无关。我从来没有见过哪项研究证明去角质改变了细胞再生的机制,却读到过无数科学论文证明去角质对皮肤好处多多。甚至还有研究显示果酸能降低皮肤癌发生的几率,实在是很惊人的发现。

去角质是保持肌肤健康功能和外观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大多数肤质类型来说去角质都是必要的护肤程序之一,与温和的洁面、防晒、在皮肤上涂搽抗氧化剂和细胞传导因子一样重要!

以上信息出处: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May 17, 2008; Archives of Dermatologic Research, April 2008, pages Supplemental S31-S38; and June 1997, pages 404–409;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March 2007, pages 59-65; and September 2006, pages 246-253;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May 2006, pages 283-289;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November 1999, pages 1105-111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September 1996, pages 388-391;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June 2008, pages 175–182; and March-April 2006, pages 203-204;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March-April 2002, pages 154-156;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July 2001, pages 152-160; Cancer Letters, December 2002, pages 125-135;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January 2005, pages 34-40; and April 2003, Supplemental, pages 57–63; Dermatologic Surgery, May 2001, page 429; and May 1998, pages 573–577; International Journal Cosmetic Science, February 2005, pages 17-34; Global Cosmetic Industry, November 2000, pages 56-57; International Phytotherapy Research, November 2006, pages 921-934;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May-June 2006, pages 356-362; Journal of Dermatology, January 2006, pages:16-22; Cosmetic Science, September-October 2002, pages 269-282; and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February 2001, pages 267-273.

注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服务协议》

忘记密码

补全资料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服务协议》

登录

自动登录

QQ登录

微信登录

还没有账号?